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11/12广州将大力引入知名机构和设计大师参与城市建
- 11/12【简讯】设计研究院举办设计交流分享会
- 11/12腾讯推出产业版地图WeMap,“一张图”助力智慧城
- 11/12腾讯推出产业版地图WeMap “一张图”破局五大行
- 11/11进博会时间|超过4.3亿英镑商业订单,数千次线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网络数据隐私安全隐患分析与
自从大数据概念被提及以来,许多网络服务商利用其巨大的样本容量,进行数据分析,改进并完善互联网服务模式,不可否认,这些模式确实给互联网使用者带来了便利,但这种行为的背后存在着巨大风险,一旦这些数据不能被妥善地运用,就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从目前看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并且亟待解决。
1研究背景
1.1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互联网的发展实现了知识与资源的共享,人们可以快捷有效地获取需要的资料与信息,网络的发展为电商平台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人们日常的购物、出行、就餐都可以依靠网络完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通过大数据分析获得信息资源,指导生产生活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接受并使用。然而,这种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人们生活的重心越来越侧重于网络世界,大量体现个人意志的信息被记录在网络上,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的网络骗局或其他不法行为屡见不鲜。在网络世界,网络使用者相当于半透明化暴露在大众视野,一旦网络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被不法分子盗取与使用,不仅会造成网络使用者的经济损失,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形势造成不良影响。
1.2网络隐私数据收集和管理存在风险
互联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会留下相关痕迹信息,但大多数用户并不知晓或者并未被明确告知这一点,即便知晓也缺少应对能力。一些互联网用户使用相关服务之前,一般不会仔细研究服务商所列出的隐私条款,服务商一般也不会提供简明扼要的、便于用户理解授权申请条款,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很容易盲目选择同意隐私条款信息的内容,所以,在相关隐私数据收集过程中,在用户的判别和自我防范层面上就存在缺陷。另外,一些互联网服务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才能正常使用,例如利用第三方网络购票时,用户必须提供相关个人信息,一旦这些隐私数据不能被互联网服务商所妥善管理,就可能会造成网络数据隐私安全隐患。
2大数据蕴含的商业价值和监管缺位催生出网络数据隐私安全隐患
2.1大数据与互联网商业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互联网商业营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收集并分析老客户和潜在用户的过往消费轨迹等一系列互联网行为记录的大数据,能够精准有效地对用户进行消费特征识别,比如通过用户浏览记录和网上购物记录,能够有效地预测用户的购物需求,进而可以针对于此,进行定向地网络营销推广。相较于传统的营销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的新型营销方式具有精准,高效,成本低,收益大的特点。利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互联网商家可以对未来的销售状况进行预测,从而达到指导经营行为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一系列不利于经营的状况产生。对于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大数据营销主要聚焦在用户兴趣分析上,精准的兴趣内容推送能够给互联网企业带来稳定且具有黏性的用户群体,从而获得大量的流量收入。由此,不难发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营销将会是未来互联网商业的主流营销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趋势将会持续发展。
2.2大数据资源交易市场的存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期冀用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其中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指导企业生产发展行为越来越被众多企业管理者看重。然而由于用于数据分析的大数据多是具有隐私特性的数据资料,通过正常手段难以获得。“市场”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一条灰色的利益供给链,“市场”上出现公然售卖大数据的不法商家,这些商家为一些需求者提供包括个人姓名,手机号码,职业等极其敏感的数据库资源,通常每条信息售价从人民币几分到数元不等,由于这种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些商家往往伪装成互联网信息公司,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不合法的经营行为。因此,在监管难度大,灰色收益大的情况下,这种大数据资源交易“市场”一直在违规存在。
2.3监管缺位加剧了信息安全隐患的二次发酵
长期以来,我国在互联网隐私信息的监管和保护领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无疑影响着公民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催化了不法利用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监管制度,以及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权力分散,不能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执法,所以监管的收效甚微,在预防、查处和惩戒方面难以形成高压态势,不能达到对信息犯罪的震慑作用。因此,在监管法律和监管职能部门的双重缺位的情况下,信息犯罪的违法成本低,互联网信息安全隐患态势严峻。
文章来源:《新商务周刊》 网址: http://www.xswzkzzs.cn/qikandaodu/2021/0121/619.html
上一篇:建筑商业综合体的形成与其发展因素
下一篇:商业景观要素与行为特征的关系